V体育-芬兰迎战罗马尼亚,北欧战局激烈拉锯
这几天芬兰迎战罗马尼亚,北欧战局激烈拉锯,一篇题为《芬兰将颠覆学校教育芬兰迎战罗马尼亚,北欧战局激烈拉锯,成为世界第一个摆脱学校科目的国家》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由于PISA的关系芬兰迎战罗马尼亚,北欧战局激烈拉锯,芬兰成了国际教育界的一个样板。在国内教育界芬兰迎战罗马尼亚,北欧战局激烈拉锯,芬兰教育也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话题,加之这篇文章的标题极具震撼力,不难想象这篇文章大火的程度。我看了一下这篇文章在某个公号的阅读量已经超过了10万+……
这篇文章没有提供任何信息来源,加之其中存在几处明显的漏洞,这使我对其真实性产生怀疑。我上网检索了部分信息,现在可以百分之百地肯定,这是一条不实的新闻。鉴于这篇文章阅读量巨大,相信在国内对教育问题有兴趣的读者中已经造成误导,因此有必要做一点澄清。
最初引起我怀疑的,是“芬兰教育部长Marjo Kyllonen”这个说法。

首先,芬兰没有 “教育部”,负责教育的行政部门叫“教育与文化部 (Opetus- ja kulttuuriministeriö)。部长也不叫Marjo Kyllonen,而是叫Sanni Grahn-Laasonen,就是下面这位。
那位Marjo Kyllonen另有其人,也是一位女士,是芬兰首都赫尔辛基负责基础教育的官员,就是下面这位。
其实,媒体对芬兰教育的误读一直存在,真是应了那句“人拍出名猪怕壮”。2015年3月21日,英国《独立报》就发表一篇芬兰课程改革的报道。文章很长,题目也很长,叫做《芬兰学校:随着这个国家的教育改革,科目将被抛弃,以“主题”取而代之》。《独立报》可不是什么街头小报,而是英国的几大报业巨头之一,向来面孔很严肃。这篇报道产生很大反响,英国之外的很多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做了转载。
5天之后,美国的《华盛顿邮报》发了一篇更长的文章,试图对《独立报》的不实报道予以澄清,这篇报道的题目也与《独立报》针锋相对:《不,芬兰没有抛弃传统的学校科目》。
有没有人会质疑:你凭什么说《独立报》的报道是错的,而《华盛顿邮报》的报道是对的芬兰迎战罗马尼亚,北欧战局激烈拉锯?
好吧,看看芬兰人自己怎么说的。
芬兰有个单位叫“全国教育委员会” (Opetushallitus Utbildningsstyrelsen,十多年前曾访问过),它是教育与文化部的一个专业机构,负责芬兰全国课程标准的制定,学生的学业评价等工作,算是芬兰在普通教育领域一个要害的专业部门。下面的截图是该机构最近在其官方网站发布的一条信息。
这条信息不长,我把它全文翻译一下:
芬兰学校不会废除分科教学(标题)
芬兰将废除教授分科科目,最近成为国际媒体的一个热点。尽管基础教育的新课程在2016年8月后发生某些变化,但分科教学不会废除。
在基础教育中,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共同课程由《基础教育法》做出规定,学校各门课程的课时分配以政府令的形式规定。但是,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教育机构在实施全国性课程目标的过程中享有高度的自由。它们可以提出它们自己的、与其它地方不同的创新方法。

2016年8月开始实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包含的某些变化,导致了废除教授分科科目的误解。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新课程聚焦于横向(基本)的能力和跨科目学习。新课程强调合作的课堂实践,学生在基于现象的项目学习中,可以同时与几位教师一块学习。
学生在每年至少要参与一个交叉学科学习模块。这些模块由各地方设计和实施。全国核心课程还指出,学生应该参与这些模块的规划。
现在应该明白怎么回事了吧?
再来补充一条信息,也是芬兰 “全国教育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发布的。它明确提供了在2016年之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必须完成的主要分科科目的周课时,这也从反面证明,所谓废除分科教学的说法,纯属无意(或有意? )的误读。
2014年,芬兰的 “全国教育委员会”对2004版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并于2014年年底修订完成,并计划从2016年开始实施。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综合性学习、跨学科学习、基于生活场景的学习,并规定每个学生每年至少要参加一个交叉课程模块的学习。这就导致外界(媒)产生了芬兰要废除传统学校科目教学的误解。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与这种误读式报道更能吸引眼球有关。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1)这个报道中所说的综合性、场景式学习,在芬兰并不新鲜,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不断有尝试,但从来也没有以此全部否定、废除传统科目的教学。(2)我这个帖子的唯一目的就是澄清一个不实的报道。至于对那个报道中所提倡的教学模式本身的褒贬,则完全是另外一个问题,在此就不展开了。
那个中文报道的开篇就说:“2016年11月14日,将成为芬兰教育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
如果稍微留意一下芬兰 “全国教育委员会” 那个”辟谣“式信息,就会发现,它的发布时间,恰好也是2016年11月14日。
最后,附上原文(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 END /
作者 | 烟斗客;来源 | 公号“实而不作”(ID:factfirst),文章获授权转载
图 | 部分来自原文,其余均据文中线索从Google、网络搜索获得
责编 | 小蒲
相关链接
·我们的孩子还在上补习班, 芬兰人却决定颠覆学校教育
·在芬兰,解剖学校“微循环”
·在芬兰,校长想不起教育局在做什么
· 芬兰是怎么做到的?
· 2015年12期《新校长》——《芬兰教育树》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