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体育官方app-东部奥斯纳帕尔默拜仁主场告捷

  英国伦敦市中心议会大厦附近22日下午发生恐怖袭击事件东部奥斯纳帕尔默拜仁主场告捷,造成5人死亡,另有约40人受伤。

  伦敦警方说,已确认这是一起恐怖袭击,有5人在袭击事件中死亡,其中包括1名警察和袭击者,有两人是遭汽车撞击死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今天下午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有一名中国游客在英国伦敦恐袭事件中受东部奥斯纳帕尔默拜仁主场告捷了轻伤。

  

  ▲外国网友上传的恐怖袭击发生后现场视频

  据当地媒体报道,袭击发生在当地时间下午2时40分左右,袭击者驾驶一辆汽车从伦敦市中心议会大厦附近的威斯敏斯特大桥由南往北撞向人群,导致包括3名警察在内的多人受伤。汽车驶过大桥在议会大厦附近撞到路边护栏停下,袭击者下车持刀追赶行人并试图进入议会大厦,在刺伤一名负责安保的警察后,袭击者被警方开枪击毙。

  袭击发生时,记者正在伦敦市中心的英国议会大厦内采访。这一天,距离英国正式启动“脱欧”程序还有整整一周,苏格兰正寻求“二次独立公投”,人们在讨论“脱欧”之后是否会出现“脱英”,这是连日来,英国最大的政治议题。

  “我知道它早晚会来”

  

  ▲在刺伤一名负责安保的警察后,袭击者被警方开枪击毙。

  22日下午两点四十左右,记者和其他十一名外国记者正在议会上院一间会议室采访。突然,议会内部电视屏幕显示一行红色的滚动提示东部奥斯纳帕尔默拜仁主场告捷:“议会外有安全事件发生,议会暂时休会”。几乎在同时,手机上开始推送“议会外发生枪击事件”的消息。

  

  ▲恐袭现场航拍图

东部奥斯纳帕尔默拜仁主场告捷

  所有记者都开始往编辑部打电话,口述消息,并不断询问身边议会的工作人员:“发生了什么?”没多久,有警员走进会议室,对所有人说:“目前大家是安全的,但请不要走出房间。”电视上也开始显示:“议会目前处于封锁状态,所有人留在房间内。”

  记者们开始猜测,袭击事件很可能是有预谋的。这一天是周三,正是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每周一次到议会下院接受“首相质询”的日子。

  又过了一会儿,记者们被告知,议会外发生枪击事件,警察已经进入议会搜查,要求所有人立即撤离到威斯敏斯特大厅——那是整个议会中最古老的建筑,空间大得足够装得下千人。

  

  “好久没发生过这样的事了。”一个议会工作人员边走边说,“但我知道它早晚会来。”英国上一次发生严重恐袭事件,已是十几年前了(2005年伦敦地铁爆炸案)。

  议会不远处,“伦敦眼”摩天轮已经停止了转动。在爱丁堡,正在讨论“二次独立公投”的苏格兰议会也宣布休会。

  

  ▲22日,因为恐袭案,“伦敦眼”一度停止运转。图为英国警察在“伦敦眼”处调查取证。(法新社)

  警察端着枪喊:“大家行动快一点”

  

  转移过程中,记者看到全副武装的警察端着枪,冲人群高喊:“大家行动快一点!”。议会外的封锁线前,停着好几辆警车,警用直升飞机在议会的标志“大本钟”旁盘旋、轰鸣。人们边撤离,边交谈,猜测议会外到底发生了什么,有人还打电话给亲人报平安。

  

  ▲在恐袭发生地威斯敏斯特大桥,一名妇女正在救助一位伤者。(路透社)

  在威斯敏斯特大厅里,议员、议会工作人员和访客比肩而立,闲谈着。记者遇到从议会下院撤离来的作家阿布戴尔·阿特万,他的新著就是关于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发生时,他正受邀在下院参加一次打击恐怖主义的研讨。阿特万说:“这有点讽刺意味,不是吗?”

  这时,议会外传来消息,袭击被定性为“恐怖袭击”。驾车冲击人群、持刀刺杀警员的凶犯嫌疑人已被击毙,但警察仍在追查是否有其他同党在逃。

  

  ▲图为外媒梳理的整个恐袭事件过程。

  一个警官宣布:“所有人马上转移到马路对面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警方要对每个人进行登记、排查。”有人开始低声抱怨,说登记完这么多人,花得时间太长。同行的英国记者巴达尔说:“这真是难得的机会,让记者亲身体验一下恐怖袭击给人们带来痛苦。”

  

  ▲议员托巴斯·艾尔伍德被拍到在议会大厦外紧急救助受伤警员

东部奥斯纳帕尔默拜仁主场告捷

  人们始终听从警方安排

  

  千余人坐在宏伟的教堂里,不时有警员从人群中穿过。警员通过广播告知大家目前对恐怖袭击事件的调查正在进行,如果有人在事件中受伤、或者出现身体不适,可以请求帮助。同时,他也呼吁目击者向警方提供线索,并公布了邮箱。几个小时的等待中,人们始终听从警方安排。

  

  ▲在本次事件中身亡的伦敦警察:48岁的基思·帕尔默。

  记者问23岁的英国人丹尼尔:“东部奥斯纳帕尔默拜仁主场告捷你害怕会有更多恐怖袭击发生吗?”他说:“不用太担心,英国的警察不是很快就击毙了凶手吗?这种事在其他国家都发生过。”

  丹麦记者博斯腾对记者说:“幸好我带了两只手机。”他是袭击事件发生时唯一在议会内的丹麦记者,已经通过手机连线,给全丹麦的媒体讲述了自己的亲历。

  

  ▲图为袭击者被抬上救护车

  回办公室的地铁上,不少年轻人提着购物袋走上地铁,嬉笑打闹。英国首相斥袭击事件“病态、堕落”,并呼吁英国人永远不要向恐怖妥协,不要让仇恨与邪恶将彼此隔离。当晚,英国警方宣布,这起恐怖袭击已经造成5人死亡、约40人受伤。

  

  ▲3月22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位于伦敦的首相府外,就恐怖袭击事件发表声明。(美联社)

  入夜,市区偶尔听得到警车呼啸而过。人们转发着来自巴黎的一张照片相互安慰——埃菲尔铁塔22日晚熄灭灯光,为死难者哀悼,为伦敦祈福。

  

  ▲3月22日晚,法国埃菲尔铁塔熄灭灯光。

  英国近年来遭袭事件

  2016年6月16日,主张英国留在欧洲联盟的英国籍女议员乔·考克斯在英格兰北部参加选区活动时遭枪击身亡。

  2015年12月5日,伦敦东部的莱顿斯通地铁站发生持刀伤人事件,造成3人受伤。伦敦警方反恐部门随后发表声明说,将按“恐怖事件”处理这起案件。

  2013年5月22日,两名与“基地”组织关联的极端分子在伦敦街头开车撞倒英国士兵李·里格比并将其刺死。

  2007年6月30日,苏格兰地区最大机场格拉斯哥机场遭到袭击,一辆越野车撞入机场主航站楼入口,随后爆炸起火。此前一天,警方还在伦敦市中心两辆近距离停放的奔驰轿车内发现了大量的汽油、钉子和煤气罐。

  2005年7月7日,4名恐怖袭击者分别在伦敦3列地铁和一辆双层巴士上引爆自制炸弹,致死52人,致伤700多人。

  综合北晚世界观、新华社、央视新闻、参考消息

  北京晚报

  北京晚报官方微信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发表评论